[繁體]
365比分网址信息交流中心

| 2010-2008以前信息 | 2007以前信息 | 2006以前信息 | 官方首页 | 信息管理 |
信息交流·管理公告:
365比分网址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,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.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,否则后果自负!
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,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.谢谢合作。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“回复”。
吴正东

IP:120.71.202.*
2015-2-14 9:22:32
吴畦谏议
吴正东/文  
泰顺新浦乡吴宅村坐落在清幽逶迤的山坳里,行走在狭窄的鹅卵石路上,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旁,沿途树茂林幽,翠竹摇曳,叮咚流淌的溪流蜿蜒而过,唐平章事谏议大夫吴畦的陵墓就建在这里。
吴畦老家在山阴(今绍兴),是他辞官归隐后才举家搬迁到泰顺的。相传他的出生带有神奇色彩:吴家庭前有小池,母亲张氏忽夜梦池中老蚌生珠,光彩盈屋,醒来后便产下吴畦。出身书香门第的吴畦,幼承家学,习儒书,通经史,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。
十七岁那年,他赴京师考入唐代著名学馆——广文馆。就读三年中,与同窗令狐滈志趣相投,结为好友。咸通元年(860),两人一起考中进士。其时,令狐滈的父亲令狐绹正执掌朝政,他很赏识吴畦的才华,在他的竭力举荐下,吴畦破格当上了桂州刺史, 不久又调任润州刺史。
润州就是如今的江苏镇江,吴畦在那里以德施政,励精图治,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。旋即,他又擢升为河南节度使。当时,他管辖的河南地区是黄河泛滥的重灾区,所到之处满目疮痍,惨不忍睹,大批灾民流连失所,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吴畦以国计民生为本,到任后一边上奏朝廷为民请命,要求减免地方赋税;一边率领民众修筑河堤,补种庄稼,抗灾夺粮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终于战胜灾害恢复了生产。
光启二年(886),吴畦因政绩突出,被上调至京都担任谏议大夫。谏议大夫的主要职责就是谏议朝廷官员的得失。吴畦正直无私,嫉恶如仇,是个眼中容不得沙子之人。当时,宦官田令孜恃宠专横,执掌大权,连僖宗皇帝都敬他三分,尊称他为“阿父”。百官畏其权势,见到他都像老鼠见猫似的,战战兢兢,避之唯恐不及。吴畦却偏不买账,后来居然在太岁爷头上动土,上了一道弹劾田令孜“假威弄权”的奏章。此举真乃一石激起千层浪,朝野上下无不感到震惊,不少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。幸亏田令孜自任西川监军使,赶着去了成都,僖宗知吴畦忠直,总算没找他的麻烦。从此,“吴畦谏议”的名声不胫而走,传遍各地。
光化三年(900) ,国难益重,昭宗皇帝想到吴畦当年的忠谏之言,无限感慨。为表歉疚之意,特遣使赐《铁券全书》,规定月给俸米,岁赐绢帛,如犯罪可免一死,以示恩宠与殊荣。
吴越王钱镠得知吴畦的行踪后, 于天祐元年(904),曾派吴畦的旧友、诗人罗隐前去寻找,罗力劝吴畦出山为官,吴以年老体衰为由,拒绝了对方的请求。此后,吴家就一直留居在那里,成为泰顺吴氏之祖。后裔繁衍不息,除泰顺的库村与吴宅外,瑞安的陶山、高楼等地也都有吴氏分支。
吴畦陵墓原建于后唐同光元年(923),清道光三年(1823)重修,墓室前刻有吴畦《夜堂呤》诗,明嘉靖年间王叔果所撰《重修有唐平章事谏议大夫吴公墓碑记》立于墓前。1990年,当地群众自筹资金重修“吴畦陵园”,还兴建了吴畦纪念碑。“忠谏削藩存刚正 义尽退隐显荣光”。如今,当人们望着吴畦陵园门前的这一副对联时,便会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对先贤吴公的敬意。 
吴畦(840—923),字祯祥,原籍山阴(今绍兴), 唐咸通元年(860)中进士。历任桂州刺史,河南节度使,中书令同平章事,谏议大夫,太子太保。居官清正,忠直敢言,因谏止宦官参政, 忤逆权臣和皇帝,被贬任润州(今江苏镇江) 刺史。后辞官隐居安固库村(今属泰顺县)。光化三年(900),昭宗念其忠谏,赐《铁券全书》。
吴义者

作者QQ:851161421 IP:183.138.54.*
2015-2-12 15:11:07
瑞安吴氏宗亲新春茶话会
瑞安吴氏新春茶话会

各位吴氏宗亲长辈、商贸企业家、宗亲代表大家好!
    光阴如箭,日月如梭,飞越奔马,喜迎吉羊。今日在这里召开“瑞安吴氏
新春茶话会”。参加人员由各地吴氏宗亲代表、部分商企老板、“研究会”委
员会代表、编辑委员会代表等,大家欢聚一堂,是我们瑞安有史以来的吴氏宗
亲首会,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次“春节宗族联谊”活动。
    首先我谨代表“吴氏文化研究会”向你们的光临,表示最衷心的感谢!同
时也非常感谢一直在关心、支持吴氏文化事业发展的:吴姓长辈、各片区负责
人、编委成员、商人、企业家、社会各界人士。祝大家身体健康、新春愉快,
阖族平安!----我受委员会委托,对中华吴氏渊源、“瑞安吴氏”发展基本情
况向大家作以下简要汇报,供大家探讨,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!
    一.中华吴氏渊源
    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,环山之水,必有其源;人之有祖,族其有宗,四海
神州,岂此外焉。吴氏先祖,原籍陕西,姬姓部落,始发殷商;古公亶父,尊
号太王,育有三子,道高德厚。长子泰伯,次名仲雍,三子季历,诸侯世家;
历子姬昌,帝王之相,为立储王,古公忧伤。兄弟尽孝,随父意愿,采药为名,
远离故乡;奔赴荆蛮,开拓江南,三让王位,万家敬仰。创建勾吴,以国为氏,
拓展无锡,定都梅里;泰伯无嗣,继位仲雍,传宗始祖,一脉归宗。以德治国,
万民乐业,兴族强国,代代传承;盛世太平,寿梦图强,季札禅让,阖闾霸业。
历近八百,卄五王列,直至夫差,骄傲失国;王子家族,四散流离,不忘国耻,
仍认国氏。吴氏族人,三千多年,历史长河,繁衍生息;至高品德,博大精深,
辉煌业绩,久盛不衰。司马迁称:《泰伯世家》,被孔子赞:“至圣至德”;
华夏大地,史载文颂,文臣武将,无不赞赏。八大郡望,历程曲折,同宗渊源,
血脉相连;大江南北,环球大地,五湖四海,遍布后裔。改革开放,族人变迁,
经济繁荣,认祖归宗;盛世修谱,历代族风,历史洪流,势必行舟。尊宗敬祖,
族人联宗,承前启后,传承家风;发扬祖德,子孙豪荣,至德精神,日月天同。
    三千多年前,先祖泰伯公,三以天下让,为后人创立,三大里程碑:一是
禅让才有周室八百多年基业,孝义忠全;二是功开万古江南,名垂千史;三是
树立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,四海敬仰。泰伯公无嗣,由仲雍继位,这种德行被
孔子赞为“至高无上的道德”成为当之无愧的德圣!千百年来,至德精神激励
着无数后人为之弘扬,成就非凡,硕果累累。特别是近代以来,社会条件的根
本变化,至德精神同科学发展观、和谐社会更加吻合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
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    泰伯生于公元前1285年,逝于公元前1195年,享寿91岁,在位四十九
年。泰伯的去世,吴人无不悲痛欲绝,哭声震天。丧葬时百姓争向遗体敬献鲜
花,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枯萎。后去者不忍空手无花,聚众商议,泰伯生前喜欢
种麻,大家各采一束麻系在腰间,以表达人们的敬仰、怀念和哀悼。这一风俗
历经数千年,在民间流传至今,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,披麻戴孝的
丧葬礼俗。
    历史告诉人们,没有泰伯兄弟的让国南奔,拓荒荆蛮,就没有今日的江南
历史文明和文化,更不会有今日之吴姓。因此,“让”即是吴氏族人本能的基
因,又是吴氏子孙独有的标志。它赋予吴氏族人的强大生命力,所以吴氏子孙
在国破家亡之后,重新崛起,仍然走向欣欣向荣之局面,不断向全国各地,异
国他乡,生息繁衍,开拓创业,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支勤快、勇敢、开拓、
进取的优秀大姓族。
    泰伯、仲雍不仅是吴氏族人的始祖,而已成为“江南万家始祖”。农历正
月初九是泰伯公的生辰,每逢这日,国内外、族内外人民纷纷前往敬拜。清明
节,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。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,是吴氏后
代子民的骄傲。吴氏文化永盛不衰,泰伯精神,与天地共存、与日月同辉。我
们要颂扬泰伯的崇高美德、继承吴姓的优良传统,精诚团结,开拓进取,为吴
氏的繁荣发展和伟大复兴而努力!
    二.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基本情况
    (一)研究会成立的概况
    瑞安吴氏族人,为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丰功伟绩,2012年1月,宗族代表自
发组织成立吴氏文化研究会“筹备委员会”。由于各种条件、思想等因素的限
制,无法正常运转。直至2013年11月9日,各地吴氏宗亲代表在汀田街道金
后吴氏祠堂,召开吴氏宗亲会,正式成立《吴氏文化研究会》,选举产生:会
长、副会长、秘书长、宗族(村)联络员等,聘任名誉会长。
   自“筹备会”成立之日起,历时三年时间(至2014年底止)。通过宗族走
访、大小会议及座谈会近100次(其中:大会6次、委员扩大会4次、座谈会形
式50多次)。宗亲们:从不认识得到相识,从不理解转为支持,从被动转化为
自觉,迅速走向发展步伐。大力挖掘吴氏族人之财力、智力。启动编修《吴氏
通志》的相关程序,制定捐资入册方案。资金问题,研究会班子人员带头捐资。
2014年5月3日,在塘下沈岙吴氏祠堂召开吴氏宗亲代表大会,充分表现对先
祖感恩,共祖同源、枝叶共茂的浓厚亲情。初步筹集资金25万元。2014年6月
22日,成立《吴氏通志》编辑委员会班子,6月28日正式开工。
    (二)意义和宗旨
    《吴文化研究会》成立和《通志》编写,标志着:瑞安吴氏族人找到了祖
源、拥有了自己的小家族、拥有了宗族活动团体。象征着:千百年来“瑞安吴
氏文化”发展史上步上台阶。历来的皇朝、政府或党派,都有改朝换代盛衰时
期,唯姓氏宗族的血缘,永远与世长存。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建立,尊宗敬祖,
承前启后,具有深远历史意义!
    编修通志的宗旨是:对吴氏的渊源、世系、迁徙,以及经济、文化、人口等
情况,进行大普查、大疏理、明昭穆。一旦通志的问世,再现吴氏先贤高尚品德
的丰功伟绩。更加增强宗族向心力,凝聚力,更好地将吴氏祖先三千多年至德文
化发扬光大。
    (三)精心组织、克难攻坚
    正式开工编辑《吴氏通志》以来。编委成员对瑞安各地吴姓的宗族资料搜
集,本着尊宗敬祖、谨慎求实、寻近追远;对照中华吴氏大统宗谱、及相关网
络文献资料为依据,尊古扬今、认真考究、订正,慎重整理。在整理过程中,
历史名人辈出,宏扬前辈们辉煌业绩,光辉形象;查县志近代名人,为中华民
族作出很大的贡献;看今朝任政府部门、专家、商贸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。瑞
安吴氏族人在历史上,有很高的地位与声望。也发现宗谱中存在许多问题,如:
世系有误、祖宗出生朝代差错、冒认祖宗(冒认官亲)、祖地不明、有些出现
几世或几十世无历史记载等等。这些问题都要逐个推理审次。针对部分情况误
差的宗支,组织相关宗族代表及编委代表,到福建-福鼎、霞浦、福安、东阳、
江西、茶山、泰顺库村等地,进行核对、取经、学习,并带来相关信息资料。
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一些不清世系,办公室编委几位同志废寝忘食、凝心聚力进
行探索。特别是年已90岁高龄的吴顺录前辈,早起晚归,每天起大早,上山提
山水,供应办公室人员饮用。还有各片区会长、族长、宗族负责人、宗亲代表
等,大家都不计报酬的辛勤付出,这些宗族观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永远载入
史册,百世流芳。
    半年多来编委成员汇集了其他省(县、市)已编写的通志,取其精华、去
其糟粕,精益求精。《瑞安吴氏通志》将编成一部:更精致的图文并茂、更通
俗易懂、更引人注目,争取一流的,具有历史性意义的《瑞安吴氏》文献。通
志成稿时间至少还需1年半完成,估算耗资近100万元,但资金缺口较大,望
在座吴氏宗亲要大力支持、慷慨解囊。
    到目前为止,宗族谱源(谱头)资料搜集已完成(最大难题已克服),占
完成总工作量的70%。瑞安共有四十多支吴姓宗族,家谱数量四十多部。居住分
布地点约100个自然村,分谱约90份,有些宗谱已共修,有的宗谱年久失修,
现有总人口5万左右。经过编委成员、各片区负责人、各地族长、及宗亲们的
不懈努力,所有谱源谱头、外纪世系,全部整理完毕,全满完成预期的任务和目
标。在此,我向所有为“吴氏文化”发展事业的宗亲,表示最衷心的感谢!
    三.严格财务管理制度
    《吴氏通志》编委会成立后,文化研究会工作进入正常运转,班子成员及
各地宗亲加倍信心。继续宣传、发动,重复走访。通过交流、宗亲往来、会议
形式等,大大加强族人的向心力、凝聚力,与瑞、瓯、苍、平等市(区)吴姓
宗亲增强了深厚的宗族感情。2014年5月份止(编委办公室 未成立之前),
会议餐费都是各地宗亲热情招待支出,走访旅差费用、汽车油费等,都是个人
自负,未向吴氏总会财务支出。
    编委会成立至今,大家也是无偿奉献,只有上班工作餐(中午15元/餐左
右),客人来往很简单(都吃便饭),所有参加的班子人员,路差费、车油费
用等,都还是自负。严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费用,尽量控制不必要的外出参加
各类会议,大家一心一意、集中精力,千方百计将《吴氏通志》编写成功。
    “文化研究会”是一个姓族团体组织,配备专业会计和出纳人员,实行财
会监督、财务公开制度。资金支出都有经手人、证明人。1000元以下有会长审
批支出;1000元-10000元以下由委员会代表通过支出;10000元-50000元以下
由常务理事会通过支出;50000元以上支出必须通过会员代表大会。财务支出定
期向会员代表大会通报。财务监督组13人组成,定期审查财务收支情况。银行
由专人开户、会计管账、出纳管现金往来及银存折密码、监督组成员中有8人
银行账户联网,收支情况随时信息提示。财务管理,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管理
制度,接受会员代表和财政部门监督,任何个人不得侵占、私分和挪用。
    2015年1月止,共捐资30多万元(部分已认未收),其中:20万元银行
存定期;2012年1月(筹备会)至今,开支8万多元(其中:大、小会议餐费、
资料费、办公用品、上班午餐、外出搜集资料路差费等);银行存款3万多元。
    四.下步工作打算、捐资入册及荣誉档次
    (一)2015年工作打算
    2015年1月8日,经研究会第四次委员会决定:今天在此举行吴氏茶话座
谈会。参加人员:研究会、编委代表,从商者、企业家代表,吴氏热心人士等
(包括已捐资5000元(含)以上者),是一次吴氏宗亲交流沟通活动,也就是
瑞安吴氏宗亲由史以来首次新春活动,具有历史性意义的。
    下步工作,任务艰巨、意义深远。研究会班子人员要统计人口、筹集资金、
拍好各类照片入册(包括:宗族祠堂、古迹,从政、从学、从医、从商、企业家
等出资者照片,个人简历等统计)。统计截止时间,于2015年农历12月底止。
宗族、商、企、个人等捐资金额,三年时间为累计入册。预计2016年5月1日
前成稿,一旦截止统计时间,未捐资的宗族、商企或个人,想入册就没有机会
了。所以大家任务非常繁重,务必要加大宣传力度,以免被人嫌话和怨言。
    (二)捐资入册档次
    1.每个宗族捐资2000-10000元(人口少的宗族捐2000元以上、人口多的宗
族捐5000-10000元,上不封顶),把宗支所有资料及祠堂图片入册。
    2.捐资300元以下者.个人芳名入册;
    3.捐资300元(含)以上者.赠《通志》一套;
    4.捐资500元(含)以上者.加印个人二寸照片入册;
    5.捐资1000元(含)以上者.加印夫妻照片或个人照片、简历入册;
    6.捐资2000元(含)以上者.加印全家福照片和个人简历入册;
    7.捐资5000元(含)以上者.加印企业形象、个人详细资料及简历;
    8.捐资10000元(含)以上者.加全家福照片、所有家庭成员简历入册;
    9.现代名人:
    捐资300元以上者职务、简历入册(包括副科以上干部、硕士、博士、
教授、专家、正连以上军人、四世同堂(含)以上等)。
    10.历史名人(包括烈士):
    职务、简历免费入册,其后裔自愿捐资。
    (三)捐资荣誉档次
    1.捐资300元(含)以上者 成为会员;
    2.捐资1000元(含)以上者 给予理事;
    3.捐资3000元(含)以上者 给予常务理事;
    4.捐资5000元(含)以上者 给予荣誉副会长;
    5.捐资10000元(含)以上者 给予荣誉会长;
    6.捐资50000元(含)以上者 给予永久荣誉会长(以捐资多者为序)。
    五.建议和希望
    2015年是关键年,一切工作必须在农历12月底完成。建议宗亲们:广泛
宣传、同心协力、积极配合、鼎力相助。各片区会长,肩负责任,要落实好自
己片区各项任务;各宗族负责人,要积极配合,广泛发动搜集资料;各地族长、
长辈宗亲们,要加大宣传力度,做好正面引导和解释工作,弘扬至先贤德精神。
    希望在座宗亲:加团结、强努力,聚信心、破难题,承传统、扬正气。将
“吴氏文化”搞得有声有色,使瑞安吴氏永盛不衰!更好地弘扬始祖:谦让、
尚义、友悌、仁爱,四德俱全的至德精神。让我们编写一部具有宗族特色的,
深受族内、外大众欢迎和赞扬的,千古流芳的吴氏大宗谱!
    最后  我向大家拜个晚年,并通过大家为您们的家人、家族,祝贺问好!
          祝吴氏全体族人:家庭幸福、新春愉快、步步高升、财源广进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谢谢大家!

泰伯公第110代裔孙吴义者          
2015年2月初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吴连寿

作者QQ:1196592220 IP:117.169.1.*
2015-2-10 22:50:28
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竣工庆典暨祖牌上座仪式照片
(无内容)
吴连寿

作者QQ:1196592220 IP:113.119.204.*
2015-2-10 17:02:53
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记
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记

吾祖承顺公,又名宥公,系伦公二子、宣公之孙。泰伯公之71世孙也,尊为宣公传闽粤吴氏之始祖。
本宗祠始建于清末年间,距今140余年,原属承顺公21世孙鼎亨公后裔所建之家祠。因遭时不靖,岗面吴氏四大房宗亲鼎力相助,共同出资化解,随后宗祠堂牌前移至共同的祖宗“五四堂”(吉甫公之子、承顺公四世孙)。今又有承顺公三世泰甫后裔的九堡坳背宗亲参加祠堂重修,宗祠堂牌又前移至承顺始祖,曰“承顺堂”。
时逢太平盛时,国强民富,国家、民众兴办公益事业蓬勃发展。吾族也不甘落后,面对落伍的宗祠,今年初众宗亲统一思想,决定拆旧建新。推举远椿牵头成立强有力的理事会。农历7月动工,至11月底基本完工。筹建中理事会精心策划、努力工作,多出钱多出力。同时得到了大多数宗亲的支持,按红丁每人500元,筹资35万多元。面对较大的资金缺口时,远椿、积坪等理事会成员带头大额捐款,远椿、积圳、连寿还前往族人打工相对集中、稳定的惠州动员捐款,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。又有连寿以“岗面”、“承顺”、“至德”、“延陵、渤海”拟就对联,与理事会成员共同出资将其镌刻在四对大柱上,加上金碧辉煌的壁画,更彰显出厚重的吴氏文化之精深。
农历二0一四年十二月初一举行了祖牌上座仪式,初二日岗面吴氏宗亲600余人参加了隆重的竣工庆典,福建龙岩、永定、赣南、于都、瑞金、于都沙心吴氏宗亲联谊会应邀参加。是日晴空万里,鼓乐齐鸣,烟花、爆竹火光冲天,场面热烈、祥和,威振一方,族人无不称好、称快、赞美!

岗面吴氏宗祠重建理事会
农历二○一四年十二月
联系电话:13979732938吴连寿
对联
承继苏赣闽粤祖德丁旺财盛
顺聚东南西北气脉人杰地灵

岗山多娇泰伯贤德播四海
面门广阔仲雍后裔衍五洲

延陵后裔团结进取扬家风
渤海贤良开拓创新展鸿图

至诚让天下千秋炳辉留青史
德望圆周朝万古流芳谱华章

吴连寿

2015-2-9 11:03:12
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庆典暨祖牌上座录像
(无内容)
吴允涛

2013-6-21 12:36:07
寻根
山東費縣上冶西畢城,有支吳氏。譜碑在文革時已被毀了,據說老祖是從南方於明代搬過來的。現在輩份是
—清——百—宗-開-繼-世-允-兆-遠-,  不知祖籍是哪儿,誰有准確信息,請聯系!
吴修国: (2015-2-4 11:15:38)
Re:

你谱上有没有记载或者有没有先辈口授的更多资料。我们支系的有5支外迁的不知道具体地址。可以加我qq探讨一下。
吴文生

2015-1-23 13:00:49
(给版主的悄悄话...)
(给版主的悄悄话...)
悄悄话已预设密码,[点击这里验证...]
吴田赐

作者QQ:491597753 IP:112.93.34.*
2015-1-21 17:55:52
吴氏宗亲会-广东吴氏宗亲会,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wushizongqin
欢迎各地吴氏宗亲及家属子女亲戚朋友;关注我们; 努力实现以立足广东省,延伸至全国辐射全球,广东吴氏宗亲会在全国宗亲社群中,具有较高名誉的宗亲会社群 广东吴氏宗亲会微信公众平台,微信号wushizongqin;请各位宗亲顺手转发给你的家属或朋友及亲戚们(朋友圈/好友们)
表格填写请关注广东吴氏宗亲会微信公众平台;微信号wushizongqin;以后的宗亲活动的,祭祖等;都会在公众号公布及活动报名.及当地活动也欢迎参加
吴连富

作者QQ:1916986375 IP:61.159.186.*
2015-1-19 7:16:57
大家好
(无内容)
吴松金

作者QQ:2909681091 IP:123.151.175.*
2015-1-13 14:02:20
瑞安上灶吴氏源流歌
瑞安上灶吴氏源流歌.doc
[分页]
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[11] [12] [13] [14] [15] [16] [17] [18] [19] [20] [21] [22] [23] [24] [25] [26] [27] [28] [29] [30] [31] [32] [33] [34] [35] [36] [37] [38] [39] [40] [41] [42] [43] [44] [45] [46] [47] [48] [49] [50] [51] [52] [53] [54] [55] [56] [57] [58] [59] [60] [61] [62] [63] [64] [65] [66] [67] [68] [69] [70] [71] [72] [73] [74] [75] [76] [77] 
[信息搜索]

搜索:
[返回主页] 365比分网址信息交流中心
CopyRight © 1997.7—2020.7